“這筆貸款就像春天的第一場雨,來得真及時。有了貸款,我們備足了種子化肥,今年的收成有盼頭了!”甘肅某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徐成有站在田間,望著綠油油的秧苗,言語中難掩激動。
而在50公里外的金昌市某農牧有限公司廠房內,總經理魯天鵬正帶著團隊調試新引進的玉米種子分選機。“多虧了甘肅銀行的300萬元貸款,我們才能搶在播種季前備足種子和生物農藥。現在設備升級了,生產效率翻倍,農戶們的訂單也能按時交付了!”。
甘肅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永昌縣清河鎮老牌農業企業,承包著周邊2萬多畝農田,主要從事高原冷涼蔬菜的種植和銷售。去年,該公司擴大銷售線,入駐沿海十多家農貿市場。然而,擴大種植規模需要大量資金投入,“種子要錢,化肥要錢,連田埂上的物聯網傳感器都著急用錢。”徐成有說,“農民最怕誤農時,可當時賬上資金只夠維持日常周轉。”
同樣陷入困境的還有金昌市某農牧公司。這家專注牛羊良種繁育和農產品種植的企業,手握20余項國家專利,但由于今年年初市場牛肉價格波動,企業既要囤積小種牛,又要升級分選生產線,面臨資金短缺、流轉困難等問題。“每天接幾十個催貨電話,倉庫卻空空蕩蕩,急得整夜睡不著。”魯天鵬回憶。
甘肅銀行金昌支行支行客戶經理在“客戶大走訪活動”中了解到兩家企業的實際困難后,立即啟動“科創貸”綠色通道,從提交材料到放款,全程不到10天。
金昌某農牧公司利用300萬元貸款打了一場“閃電戰”——緊急購買優質小種牛,購置玉米種子,支付農資地租。“現在存欄的肉牛達到了500多頭,產量增長了一倍。”站在養殖棚前,魯天鵬底氣十足,“今年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沒問題!”
據介紹,金昌支行針對農業企業“輕資產、重技術”的特點,與市科技局、金控擔保公司創新合作模式,推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省級以上認證的企業優先準入“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名單”。
“我們像種地一樣經營客戶關系。”該支行相關部門負責人打了個比方,“春天撒下‘及時雨’,夏天做好‘防蟲害’(風險監測),秋天共同‘慶豐收’。”為此,金昌支行專門成立“科創貸”黨員突擊隊,聯合市科技局、金控擔保公司打造多個“田間金融驛站”,客戶經理每月帶著移動終端下鄉辦公,把信貸窗口搬到了田間地頭。
據了解,今年以來,該行累計發放涉農貸款1.07億元,其中800萬元的新產品科創貸精準滴灌至農業農村領域。未來,該行將把“科創貸”服務延伸至農產品深加工、智慧農業等多個領域,讓更多“金種子”在鄉間沃野生根發芽,結出累累碩果。
掃一掃分享到微信